清明节简介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
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清明节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清明习俗
- 扫墓祭祖:清明扫墓,即为"墓祭",谓之对祖先的"思时之敬",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,其习俗由来久远。
- 踏青:清明时节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
- 插柳: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,民间有折柳、戴柳、插柳的习俗。
- 放风筝: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,夜间也放。
- 吃青团: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。青团是用一种名叫"浆麦草"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,取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。
清明诗词
《清明》
唐·杜牧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《寒食》
唐·韩翃
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《郊行即事》
宋·程颢
芳原绿野恣行时,春入遥山碧四围。
兴逐乱红穿柳巷,困临流水坐苔矶。